霞喀羅古道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的清泉與尖石鄉的秀巒之間,是昔日兩地泰雅族人往來的一條社路。日據時代,日本人將其闢建為理藩警備道路,沿途設置駐在所,配置警力,以嚴密監控泰雅族人的行動。台灣光復後,霞喀羅古道成為林務局的造林及伐木的道路,也成為登山的路線。

民國九十一年(2002年)起,政府推動「國家步道系統建置發展計劃」,選定霞喀羅古道,做為第一條國家示範步道,對沿途自然人文遺址展開調查研究,並整修改善步道路況。霞喀羅國家步道,起自清泉的石鹿,訖於秀巒的養老,全長23公里。

此次從養老端(23K)進入,走到白石吊橋(13.5K),在橋邊吃過午餐折返,全程約8小時。

上一次走霞喀羅是兩年前的事了,那時從清泉進養老出,全程23公里,這回走一半到白石吊橋折返,來回也差不多是20公里的路程。

車程:新竹--北二高---下芎林交流道---120縣道轉內灣---轉竹60縣道往秀巒---秀巒派出所辦理入山手續---養老登山口。行車時間約2.5小時,路況良好。

延伸閱讀:
1,霞喀羅古道賞楓-98年12月--清泉進養老出

2,2008/12/15 霞喀羅古道-清泉段

3,荒煙蔓草古道行 by kikika



1,清晨,宇老派出所的氣溫




2,登山口




3,



4





5





6,白石吊橋。長145公尺,寬90公分,沒有扶手,搖搖晃晃,有夠恐怖。




7





8,登山口停車場





9



10




11





12,馬鞍駐在所




13




14




15



16




17




18





19




20




21




22




23




24,白石吊橋最早建立於1921年(大正10年),橋寬達1.2米,運補車輛皆可通行順暢,日人離台後,原功能消失。民國36年二度修建時,橋寬縮小至90公分,總長145公尺。





25




26





27




28




29




30




31





32





33,下午回到登山口,人聲沸騰,賣香腸,賣雪蓮,賣地瓜的原民攤販一堆。地瓜一斤50,四季蘭一株300,搶人喲!





34




35




36




37





38



39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